top of page

4月15日國家安全教育日--升旗儀式

高班中華文化活動

高班中華文化活動

中國古建築

活動目標:
1. 讓兒童掌握中國古建築的特色

2. 加強兒童對中國建築藝術的認識,以達致兒童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活動簡介:

兒童分小組進行活動,商討想建構的中國古代建築物;兒童按照建築物的特徵選擇物料進行製作;完成後,請兒童以小組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及介紹當中的中國古建築物的結構。最後,老師請兒童二人小組互相分享在活動中的感受和想法。

中國古代服飾

活動目標:

1. 讓兒童認識古時的服裝
2.讓兒童明白古代時期的服裝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
活動簡介: 
老師向兒童展示不同古裝的圖片,請他們留意古裝上的圖案/款式,然後,請兒童按照木質掛件上的暗線提示,運用水彩筆填上顏色。最後,老師請兒童二人小組互相分享對古代服裝與現代衣飾比較喜愛程度及原因,同時說出對活動的感受。

新年掛畫

活動目標:

1. 感受用毛筆、水墨畫畫的樂趣                              
2. 能發揮創造力,在宣紙上畫畫                   
3. 能欣賞同伴的作品
活動簡介: 
老師播放投影片「不同的年花」讓兒童欣賞,當中的內容有水仙、年桔、桃花、蘭花,觀看其顏色及形態;請兒童選擇想繪畫的年花,然後以小組形式進行,老師出示宣紙和顔料向兒童示範年花繪畫的方法和技巧。完成作品後展示出作品,並讓兒童說出最欣賞和最獨特之處。

K2

低班中華文化活動

泡泡龍畫

活動目標:

1. 能說出中國龍的身體特徵
2. 能運用泡泡紙印出龍身的圖案
活動簡介:
老師利用簡報介紹龍的文化背景及其在傳統節日中的象徵意義,並展示許多不同形態的龍的圖片,兒童將泡泡紙塗上水彩印在白畫紙上作龍身,利用粉彩畫出龍頭、龍爪、龍尾等。然後,貼上不同書法字體的「龍」字;最後,讓兒童欣賞合作的作品,並分享創作過程。

新年揮春

活動目標:

1. 感受農曆新年的節日氣氛新年
2. 學習毛筆寫字技巧 
活動簡介: 
老師先向兒童展示揮春的圖片,亦簡單解釋賀年祝福語的意思;兒童自選喜愛的水彩顔色,將老師已準備好的蛇身造型紙碟塗上水彩;兒童在揮春紙上用毛筆寫上吉祥語。

十二生肖大點名

活動目標:

1. 能專心聆聽十二生肖的故事
2. 能說出十二生肖的動物及排序
活動簡介: 
老師讓兒童在神秘袋中抽出生肖圖卡,並進行創作,完成後,老師為兒童在紙碟背面貼上頭飾帶,讓兒童可以將生肖紙碟戴到頭上進行遊戲。
遊戲:十二生肖大點名
老師播放音樂,讓兒童帶上生肖頭飾在課室自由走動,當音樂停止時,老師說:「玉皇大帝要點名,今次點小牛。」帶小牛頭飾的兒童需要跑到呼拉圈裡面。如此類推。完成遊戲後,請兒童說出十二生肖的排序。

K1

幼兒班中華文化活動

認識中國國土

活動目標:
1. 加強兒童對中國國土的認識,從而提升兒童的國民身份認同。
2. 能在中國地圖中找出香港的位置
活動簡介:
老師以成語故事「揠苗助長」作引子,利用故事中的圖片及簡報內容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兒童利用紙塊拼砌出中國國土的形狀,透過活動加強兒童對中國國土的認識以提升幼兒的國民身份認同。最後,請兒童分享或介紹作品及說出對活動的感受。

K1

青花瓷碗

活動目標:
1.    認識盛食具-青花瓷碗
2.    能說出不同時代碗子的分別
3.    學會欣賞古人對盛食器的裝飾美感要求及藝術價值
活動簡介: 
老師首先介紹不同的碗子,讓兒童認識不同碗子的特色。然後老師準備不同中國花紋的貼紙,讓兒童設計自己的碗子,完成後,請兒童展示自己的碗,並說出對活動的感受,最後舉行碗子的展覽。

K1

唐詩《憫農》

活動目標:
1. 兒童能製作掛畫
2.兒童能一起讀出插秧歌
活動簡介: 
老師請兒童一起做小農夫,朗讀唐詩《憫農》,並配合內容創作動作。然後,將唐詩《憫農》內容及農夫圖片貼在紙上,再用畫筆繪畫背景(太陽及雲等)及把稻草貼在地上,最後把作品裱貼在有捲軸的底紙上作掛畫。延伸活動: 一起種小麥草,並進行觀察活動

K1
bottom of page